首页> 关于佳保>公司新闻>公司新闻

多维度宣教体系赋能开启安全生产全民守护新局面

【发布时间: 2025年04月02日 16:30:00】

在新时代安全生产治理体系里,全民安全意识是防范事故的关键防线。数据显示,98%的安全事故由人为因素引发,其中超90%归因于安全意识薄弱。这意味着哪怕安全意识的微小缺失,都可能在复杂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引发严重事故,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。当前,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工艺广泛应用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领域不断涌现,新型风险相互叠加,构建系统、创新且可持续的安全生产宣教体系迫在眉睫。

c9488d426071b2d0313338cdc6fb2986

一、安全宣教的战略定位与价值重构

在《“十四五”国家安全生产规划》总体框架下,安全生产宣教已从传统辅助手段,转变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人的不安全行为源于安全认知不足,要重塑正确认知,持续教育不可或缺。从“要我安全”到“我要安全”的意识转变,本质是将安全文化深入人心,降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。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表明,工业企业每投入1元预防性安全资金,可规避3-7元事故损失。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研究显示,系统安全培训能降低60%以上事故发生率。这充分说明,安全生产宣教是高回报率的安全投资,对保障安全生产经营意义重大。

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,新兴产业带来新风险。例如锂电池生产的热失控风险,可能引发燃烧爆炸;工业机器人协作时空间安全区管理不当,易造成人机碰撞。这要求宣教体系具备动态适应能力,及时开展新风险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,确保从业者具备应对复杂环境的安全管理能力。

二、探索三维立体宣教模式的创新路径

智慧化宣教平台借助技术打破时空限制。深圳推进应急管理宣传矩阵化建设,打造“学习强安”平台,创建城市应急管理博物馆,建成众多安全宣教科普空间,形成“5分钟应急科普圈”,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。

以示范创建领航,借主题活动拓渠,全力织密安全宣教防护网。上海以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、安全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引领,以“5·12防灾减灾日”“安全生产月”“119消防宣传月”等主题活动为契机,拓展安全宣传培训渠道。充分发挥安全协会、行业协会和保险机构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的作用,创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、安全体验实训等安全科普活动,提升社会公共安全意识,形成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。

“安全文化生态圈”建设开创全新范式。部分化工、制造企业推行安全积分制管理,将积分与员工晋升、奖金挂钩,致力于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企业管理水平。例如中石化的“安全积分银行”制度,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后,建立自我约束、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,从而减少“三违”行为发生。

三、构建宣教成果评估及渐进优化机制

PDCA循环在宣教体系中的成功应用,实现了安全宣传质量的质的飞跃。中国建筑集团构建“培训-考核-改进”闭环系统,利用星璇智能安全帽采集数据,对佩戴人员及周边环境状态进行实时感知与监控,从而动态调整培训内容,压降事故发生率。这种数据驱动持续改进机制,能精准把握安全生产新问题,确保宣教内容贴合实际。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起科学、严谨的评价基准,包含知识掌握度、行为改变率等12项核心指标的评估模型在广东制造业试点量化宣教成效。数据显示,经系统培训的员工群体,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,证明科学宣教能提升员工安全素养,降低事故发生率。基于大数据的动态反馈机制实现精准供给,国家安全生产宣教平台分析2.3亿条学习数据,精准识别建筑、化工等行业高危场景知识短板,针对性开发微课资源,使相关事故同比下降,实现宣教资源精准投放,提高了宣教针对性、靶向性与实效性。

站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全新起点上,安全生产宣教体系肩负从知识传播向能力建构跨越的使命。当每个公民能精准辨识风险,每个岗位严格执行安全规范,每个基层单位高效组织应急响应时,就能构建起坚固的安全防护网。这需要持续创新宣教载体,深化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协同合作,让安全文化无处不在,实现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的跃升,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。